慢食之後:現代飲食的31個省思

|
慢食之後:現代飲食的31個省思
葉怡蘭:《慢食之後》的視野已然逐步跨出法國與臺灣間的國界,朝更遠更高的方向行去。這是一種全新的高度。
王宣一/作家/台北亞都麗緻飯店、天香樓飲食顧問 吳寶春/世界麵包冠軍 林裕森/葡萄酒作家 詹宏志/網路家庭董事長 葉怡蘭/飲食作家/《Yilan美食生活玩家》網站創辦人 蔡珠兒/作家 蔡詩萍/作家 嚴長壽/亞都麗緻大飯店董事長 熱情推薦! (以上依姓氏比劃排列)
二○○五年謝忠道出版了《慢食》一書,引起各地讀者廣大迴響。「慢食」是品嘗美食的全新主張,指的是認真進食、全心全意的感受每一道料理和食材背後的故事與心血。
然而,我們全心全意吃喝進胃裡的,究竟是什麼,對世界又有什麼樣的影響?
●一個臺灣小女孩從三歲開始就在吃的健康食品,在法國被列為藥品; ●薯片包裝上打著大大的「橄欖油」字樣,實際成分卻只占了4%; ●菠菜含豐富鐵質,只是一個誤植的小數點引起的世紀誤會; ●濫捕海洋魚類將導致我們40年後不再有魚可吃; ●一個人類平均僅使用20分鐘的塑膠袋,需要大自然400年的時間才能分解。 ●白玉米、土芒果……等臺灣土產都在逐漸消失,一個世代對食物的共同記憶跟著隕落。
面對這些迷思與問題,我們的態度是什麼,責任在哪裡?
生活裡的工業產品越來越多,我們離大自然的食物鏈也越來越遠……。
慢食之後,謝忠道這次從一個非美食的角度關注生活,思索教育,尋找屬於臺灣人的國際公民飲食觀。
作者簡介 謝忠道
臺灣彰化人,命運卻將他扔到遠遠的巴黎,讓他這輩子在吃喝間白白活著。天秤座第一天出生(或處女座最後一天),自認為吃東西最隨和、講緣分,挑食但不偏食,有人認為他吃東西難搞,其實只是跟別人有點不一樣罷了。
寫作至今出版的東西都脫離不了吃喝玩樂:《巧克力千年傳奇》、《餐桌上的最後誘惑》、《比流浪有味》、《星星的滋味:忠道的米其林筆記》、《慢食: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》。用嘴巴吃喝,用腦袋思考,用腳旅行,用心寫東西,個人部落格「忠道的巴黎小站」www.chungtao.tw則用來打發時間和賣弄自我。
|
|

decemb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